燃煤鍋爐
SZL系列燃煤蒸汽鍋爐燃油燃氣鍋爐
DHS角管燃氣鍋爐生物質鍋爐
SHL生物質散裝蒸汽、熱水鍋爐導熱油鍋爐
RYQ系列熔鹽爐循環流化床鍋爐
SHX 循環流化床蒸汽鍋爐誤區一:蒸汽壓力越大越好
鍋爐蒸汽壓力的選定,主要取決于用戶對蒸汽的需要量。
壓力低,有利于承壓部件的安全,消耗也低;但蒸汽品質相對會差一些,可能難以滿足消毒、殺菌、培養、采暖和發電等方面的需要。
壓力高,消耗也高;用汽設備、管系及閥門承受的壓力也高,在維護保養上要投入更多精力;在生產和輸送過程中的散熱和泄漏損失也大。同時,高壓蒸汽攜帶的鹽分隨著壓力升高而增多,造成水冷壁管、煙管、鍋筒等受熱面結垢,過熱、堵塞甚至爆管的可能也加大了。
因此,司爐工必須按照規定工作操作鍋爐壓力,一般允許壓力波動值在0.05~0.15MPa之間。
誤區二:燃料使用越多越好
有人認為燃料用得越多鍋爐產汽量就越大。殊不知,爐膛中輸送過多的燃料,效果會適得其反。當空氣量固定而燃料過多時,爐內會產生大量的不完全燃燒物,造成能源浪費。
對于爐膛火焰發暗、無力,且煙囪冒黑煙等現象,大多是由于燃料不完全燃燒造成的。
當爐內火焰呈亮黃色、煙囪冒淡灰色煙、輸氧量穩定時,表明風+天然氣配比恰當,燃燒情況良好。
因此,燃料與風量的配比應做到精準調節,可通過觀察火、煙氣顏色、氧量表的變化。
誤區三:鍋爐水位越高越安全
也有人認為鍋爐水位高一點,就不容易出現缺水,安全性也有保障。其實這是一種錯誤認知,水位過高,蒸汽濕度也會提高,蒸汽品質降低,進而危害用汽設備的使用壽命和生產效果。
對于工業鍋爐來說,消毒或培養用汽含濕量大,蒸汽中的鹽分也很多,輕則耗汽量加大,效果不佳,降低產量;重則達不到企業想要的效果,耽誤進程。
因此,鍋爐水位應保持在±50mm波動范圍為好。
誤區四:撥火越多越好
撥火是工業鍋爐常用的人工操作方法,可以消除火口、減少脫火情況并使爐膛火床平整,燃燒更均勻。
但撥火太多,反而會降低鍋爐熱效率;這是因為在撥火時,大量冷空氣進入爐膛,降低爐膛斷面火焰溫度。
同時,撥火過多也也會使排煙熱損失增多,煙囪冒出更多黑煙,污染環境。
撥火時,操作人員也容易受到火焰輻射;爐膛耐火層也容易被撥火工具所損壞,加重筑爐維修工作量。
因此,撥火要根據需要進行,盡量少撥為宜。
誤區五:排煙溫度越低越好
排煙溫度低,表明鍋爐對余熱的利用情況良好,但排煙溫度過低,很有可能會伴隨一些異常現象。
例如:
①排煙溫度測點處進入了冷風,使得所測數值不準確;
②煙道過剩空氣系數太高;
③鍋爐運行負荷太低;
④燃燒不良,爐膛溫度過低;
⑤尾部過熱器、再熱器、省煤器、空氣預熱器等發生泄漏。
誤區六:爐膛負壓越大越好
爐膛負壓是反映鍋爐燃燒工況是否正常的重要參數,負壓過大很有可能會導致:
①爐膛存在漏風情況,排煙熱損失增多;
②風機電耗加大;
③降低爐膛燃燒熱效率。
燃氣鍋爐大都是微正壓燃燒,在運行中,若是增大爐膛壓力,使得負壓變正,加大引風后仍難以維持爐膛負壓,則表示引風系統出現故障或是爐膛水冷壁管、過熱器等處發生汽水泄漏。
因此,爐膛運行負壓應維持在20~50Pa波動范圍之間,調節爐膛壓力必須按操作要求執行;一旦發生異常要立即查明原因。
誤區七:排污時間越長越好
定期排污
此排污僅指而非連續排污。
定期排污主要是排出鍋爐底部存渣、污垢和腐蝕物,避免因爐管結垢發生堵塞;降低鍋水含鹽量,強化傳熱效率。有人認為,排污時間越長,鍋底雜質就排的越多,排污效果就越好,其實不然。
排污時間過長,一是會浪費大量熱量,影響汽壓變動;二是對鍋爐水循環不利,嚴重時還會引起水冷壁管爆破。
因此,定期排污必須要遵循“勤排、少排、均勻排”的原則,并設專人操作。一般規定每八小時至少排污一次,每次排污時間不得超過30秒,嚴禁超時。
了解更多鍋爐運行7大誤區,你沒中招吧?相關信息請撥打中正鍋爐咨詢熱線:13861509162,并獲取報價。
歡迎填寫以下表格,留下您的需求、聯系電話、設備使用地等信息,并盡可能詳細描述產品需求,我們將快速處理您提交的信息,確保您的購買咨詢得到及時、準確的回復。